文 | 清墨史纪
编辑 | 清墨史纪
前言
在美版知乎上,曾有一名日本人提问:“如果中国再次被日本侵略,中国人会选择留下来为祖国而战吗?” 这个问题再度揭示了日本背后的扩张野心,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并非空谈。
展开剩余88%而更让人惊讶的是,在外网的回应中,许多网友的回答犀利且直指要害。最受欢迎的回答是:“日本将被打回石器时代。” 这番言论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日本过去侵略行为的深刻记忆,以及对其未来的警惕。
日本的扩张历史
日本的近代史,实质上是一部扩张史,而这一切自明治维新开始。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吉田松阴,在他临终时留下了《幽囚录》。在书中,他对日本的未来进行了预言:“乘间垦虾夷,收琉球,取朝鲜,拉满洲,临印度,以张进取之势,以固退守之基。”
吉田松阴的预言,不仅涵盖了日本的每一次侵略行动,也揭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决心。1868年,日本开始开垦北海道;1878年,琉球被纳入日本版图;1910年,朝鲜沦为殖民地。随后,日本对满洲、印度等地的侵略步伐愈发激烈。到了1932年,伪满洲国建立,而1937年则爆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。
吉田松阴的眼光深远,他认为这是“天下万世、代代相承之大业”,一个永无止境的扩张。虽然日本的最终失败已成定局,但其侵略野心一直未曾熄灭,甚至至今仍在部分人心中徘徊。
日本的野心未曾消失
即便二战已经结束,原子弹爆炸后,日本的野心似乎并未真正消失。近期在美版知乎上,那位提问的日本人,所展示的竟是日本对中国的幻想——70多年前的历史似乎并未从他们的记忆中完全抹去。
这也让日本在国际间沦为笑柄。一些外国网友毫不客气地回应道:“一旦战争爆发,日本将回到石器时代,日本人将为自己的愚蠢付出沉重代价,偿还二战期间欠下的血债。” 另一位网友则表示,若发生战争,解放军将在数月内登陆日本,并迅速占领全境。
尤其令人发笑的是,2021年,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曾公然宣称:“台湾有事,即日本有事。”然而,不久后安倍晋三在一次袭击中丧命,这个政治狂言未曾成真。与此同时,曾经威胁类似言辞的另一名日本师团长,也在飞行途中坠机丧命,仿佛命运对这些轻视历史的挑战者做出了回应。
中国的崛起与日本的自负
如今的中国,已经是世界军事强国之一,而日本依然徘徊在过去的阴影中。中国的军力、工业、经济,几乎都远超日本,已不再是当年被日本轻视的弱小国家。
如果今天的日本还敢做出类似的挑衅,无疑是自寻死路。对比当年抗日战争时的国力差距,今天的中国与当时的中国已是天壤之别。中国的军力从战机到航母,装备更新换代迅速,完全能够应对任何外来威胁。
抗战历史的深刻教训
回溯到1931年9月18日,日本关东军通过炸毁铁路路轨,捏造事由并以此为借口发动“九一八事变”,这成为了抗日战争的起点。
在战争初期,中国与日本的国力差距十分悬殊。那时,中国的工业总产值、钢铁、煤炭和石油生产都远远落后于日本。然而,先辈们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,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日军的铁蹄。尤其是上海战役,日军几乎投入了所有兵力,经过三个月的激烈战斗,才勉强占领了满目疮痍的上海,而中国军队的强大防线让他们陷入了长期战斗的泥潭。
这场战争,被称为“淞沪会战”,打破了日本以为中国会迅速崩溃的幻想。
中国军民的坚韧与抗争
尽管日军在战争初期占据了中国大片领土,但他们从未能真正征服占领区的民众。抗日战争的胜利,依赖的不仅仅是正面战场上的抗争,更多是来自敌后游击战的牵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力量。
1938年3月,日军试图占领台儿庄,企图破坏中国的抗战气势,但在李宗仁的指挥下,中国军队进行了坚决的防守,最终在几场惨烈的战斗后,成功将日军打退,迎来了“台儿庄大捷”。这一胜利给全国人民注入了巨大的信心,也让日军的士气大幅下滑。
战争的结局与日本的投降
经过长达八年的苦战,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,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。经过巨大的代价,中国军民才彻底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,捍卫了民族的尊严。
今日的反思与警觉
而在2023年,当日本人还在做着70多年前的白日梦时,我们更应深刻反思历史。今天的中国已经强大到足以保卫自己的疆土,而任何胆敢挑衅的势力,必将为其愚昧和疯狂付出代价。
今天的日本,依旧有美国的支持,但无论如何,他们再也无法复兴当年的侵略野心。中国如今的经济与军力远超日本,正如一些外国网友所说,“在当前的军事格局下,日本在面对中国时,将无法抵挡。”
结语
历史不可忘记,教训需要铭记。七十多年前,正是先辈们的浴血奋战,才让中国从侵略的铁蹄下幸存下来。而今日之中国,已经不会再允许历史的悲剧重演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市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